铆足干劲启新局——天津滨海新区春节后复工复产一线 来源: 新华网
工厂产线开足马力、扩产项目热火朝天、新设备投用优化生产……春节过后,国家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生产一线春潮涌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新赛道加速竞逐。各行各业加速复工复产,力争“开门红”。
虽已立春,渤海湾畔依旧凉意袭人。8日,走进滨海新区辖区内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的长城汽车天津曼德项目现场,新项目开工的暖意扑面而来。
南港乙烯项目建成国内石化行业首家无人智慧实验室、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全面投产……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表示,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核心区,滨海新区提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领域率先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目前全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超过100家。
焊接工程师在“加强环双面双弧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监测焊接质量。(李浩玮 摄)
“这是我们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研发出的‘加强环双面双弧智能焊接机器人’,它能减少工人作业风险,焊接效率提升至少一倍以上。”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结构制管车间经理马亚光说。
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奋楫争先。
滨海新区辖区内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新源氢能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为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氢气供应,公司春节期间并未停产。春节过后,工人们依旧干劲十足。提起复工情况和新年计划,生产管理部部长邓建悦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将扩大氢气产能,推进加氢母站三期扩产和南港工业区氢气站项目建设。公司还规划了商用加氢站,为氢能重卡提供加氢速率高、出枪价格低的示范项目。”
春节假期刚过,天津港传来好消息。1月,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3%,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
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早早就进入生产状态。机库内,维修机位排得满满当当,技术人员穿梭其间。“这是我们即将交付的一架客改货A320客机。”公司商务部经理亓晓强介绍,过去一年,公司的境外收入占到六成,“今年还有一件大事,公司的新机库将投入使用,届时产能将提升约50%。”
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工人正对客机进行“客改货”改装。(宋亭瑞 摄)
东疆综保区2024年全年完成126架飞机、209艘船舶、4座海工平台的租赁业务,租赁资产累计超过1.6亿元;天津首家绿色产业金融特色银行北京银行生态城支行开业……诸多全国领先、全市首家业态创新,彰显了滨海新区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单泽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滨海新区将扛牢支撑引领示范大区之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必一运动官网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记者毛振华、梁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