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打造运动新生态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山水为弦奏新章共富长卷叠春潮-必一运动官网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山水为弦奏新章共富长卷叠春潮

2025-05-09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春夏时节,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绿意盎然。登上巍巍积道山远眺,大地山峦叠翠,八仙溪溪水潺潺,古街人头攒动,目之所及无不升腾着山水并秀、欣欣向荣的蓬勃朝气。一幅“业兴、镇强、村美、民富”的城乡新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

  若将时光回拨两年,八仙溪还只是地图上一条平凡的溪流。而今,无人机掠过这片5平方公里的土地,镜头里尽是跃动的生机:白鹭营地的帐篷如云朵栖落绿野,坡阳古街的青石板映着灯笼红光,积道山脚的骑行道蜿蜒如飘带,串联起现代版的“共富密码”。“归乡”这个被刻在共富带上的文化IP,既是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密码。2024年元旦,投资2.8亿元的“八仙积道”共富带揭开面纱。短短一年,这里创下230万人次游客量、9000万元旅游收入的成绩,更让岭五、釜章、诗后山等周边村庄增收超750万元。

  故事在细节中流淌。清晨的坡阳古街,57岁的杨周安在蒸汽氤氲中忙碌。这位退休镇干部将人生“第二春”献给小吃店,豆腐包的香气唤醒了整条街巷;白鹭营地负责人赵周翀,这位“90后”新农人,把露营美学植入乡村,在青山绿水间开辟一片世外桃源;两岸农业科技产业园内,卢国锋、张园园夫妇让热带水果在金东土地扎根,“农业+科技”的模式吸引更多青壮年返乡就业。八仙积道共富带的魔力,在于以线带点促面,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片片荒地变身网红露营打卡基地、科技大棚内长出热带水果、乡村民宿夜夜满房,更令人惊叹的是“集体+运营公司+农户”的共生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农房改造成民宿可获得补贴。

  2024年,这里捧回“省级未来乡村”荣誉,入选“全省和美乡村试点”,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质量评价”,更成为全国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的样板乡村全面振兴的答卷,正在八仙溪的波光中徐徐展开。

  清晨的江岭高新智造区,阳光穿透厂房玻璃,折射出金属与机械的冷冽光泽。“荣和实业”的生产车间内,精密的生产设备高效运行,原材料在流水线上精准流转,切割、焊接、组装等工序一气呵成。流水线上的机械臂精准舞动,“春涛科技”车间内,一批户外园林电动工具正装箱发往俄罗斯,轰鸣声与鸟鸣交织成岭下工业新晨曲。这是岭下镇产业跃迁的缩影。2022年以来,这座曾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镇,在“腾笼换鸟”的号角声中开启蜕变:累计整治低效工业用地334.3亩,盘活土地资源相当于再造一座产业新城;高新技术企业从5家增至24家,金锅锅炉焊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里,工程师们正围绕新材料,创新适合的焊接方法;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

  岭下镇以“全周期陪伴式服务”精准破题企业需求。“佳通汽车”于2024年10月份入驻,今年3月中旬正式生产;“沿浦汽车”于今年1月份入驻,4月份正式生产,从入驻到投产,短短几个月跑出了岭下工业“加速度”。浙江鲸典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2000万套园林工具消音器产业化建设项目一落地,岭下镇从施工许可证“帮办代办”到施工高峰期工人住宿协调,从高压线路迁移方案会审到员工通勤专线开通,各项服务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用政府的“服务指数”换来了企业的“发展指数”,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了企业的“幸福指数”。

  更深的变革藏在细节里。在全区率先升级打造“365共治警务”江岭智创园站,累计完成企业代办事项419项;顶格落实《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18条意见》,累计为16家企业减负300余万元,兑现惠企资金100余万元从“多头检查”到“组团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不止于政策减负,更在于服务升级。“过去企业跑手续要盖几十个章,现在一站式代办直接送服务上门。”企业负责人胡红宇的感慨,正是岭下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暮色中的岭下镇中心小学,崭新的二期教学楼和体育场分外显眼。不远处,新建卫生院大楼灯火通明,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的电子屏闪烁如星。这些剪影,勾勒出岭下人对美好生活的具象期待。民生工程的必一运动sport网页版登录温度,藏在“15分钟品质生活圈”的毛细血管里。诗后山村的居家养老中心,87岁的朱奶奶用“爱心卡”兑换理疗服务;摩诃村的“童伴之家”,志愿者正带孩子们制作非遗竹编;岭下镇残疾人之家全新亮相,残疾人在这里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一步步走向自立自强,集镇东拓工程让稻田公园与湿地露营基地相连,健身步道上年轻人奔跑的身影与晚霞共舞。

  治理创新同样亮点纷呈。人民调解员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完成欠薪案件处置352起,化解调处矛盾纠纷90起,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聚焦道路交通、密闭必一运动sport网页版登录空间、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471处,安全生产“零亡人”的成绩单让“平安岭下”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岭下镇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旅游收入翻两番、民生投入超6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万千新农人在绿水青山间的奋力奔跑,是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璀璨火花,更是一座城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诠释。

  正如八仙溪的流水从未停歇,岭下的故事仍在续写。当智造区的机械臂与古街上道情艺人的竹板同时作响,当八仙溪畔无人机与白鹭在同一片天空飞翔,这座浙中小镇正以山水为弦,奏响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王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