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本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2025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出口目的地从东南亚、非洲市场扩展到欧洲、北美等高端市场,显示出中国机器人产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其中,前5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欧洲出口市场份额占比近三必一·运动(B-sports)成,增速明显。
从餐饮配送到智能家居,从工业制造到医疗辅助,2025年以来,中国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这台产自深圳的猫型送餐机器人,目前已走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不少海外“粉丝”。
这款来自四川成都的机器人被“派”往意大利,专门用来评估公路路面、机场道面等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在海外,割草、修理草坪是很多家庭的刚需。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割草机器人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额达10.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六成,欧洲国家中德国和英国出口金额居前。
工业制造领域一直是中国机器人的优势阵地。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中,汽车制造领域占比达到34%,电子行业占28%。
在2025年6月下旬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自动化展会上,来自中国的60多家公司带来了自己先进的智能机器人装备和技术,与全球顶尖的自动化企业同场竞技。
在应用拓展方面,中国公司正在重点突破汽车产业链,例如为宝马等欧洲企业提供零配件及白车身焊接解决方案。技术不断突破 中国有望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生产国,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特别是在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很多企业已实现进口替代。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中国有望从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转变为最具创新力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地。
据《德国贸易与投资》援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25203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不低于10%。工业机器人发展将更多围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协作机器人、移动操作机器人、数字孪生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展开。展望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凭借自身优势和政策的支持,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