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打造运动新生态

新动能数字转型驱动产业腾飞-必一运动官网

新动能数字转型驱动产业腾飞

2025-05-13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兰州市锚定“到2027年,数字经济规模达2000亿元,‘3+2’现代产业体系中数字经济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加速推进数实融合。

  在政策引领下,兰州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带动关联产业在兰集聚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从传统制造车间到新兴智能工厂,从生产流程革新到产业生态重塑,兰州正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加“数”奔跑。连日来,记者深入数实融合一线,从企业的实践中探寻答案。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兰州市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于物联网的焊接数字化系统应用”入选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高端能源装备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入选2024年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名单;获评2024年甘肃省重点产业链优秀链主企业……作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石集团”)抢抓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全省开展传统产业“三化”改造的政策机遇,秉持“创新驱动,数智赋能”发展战略,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成绩斐然。

  走进兰石集团数字化指挥中心,轻点鼠标,兰石集团本部、兰石重装炼化公司、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数字模型及控制指挥系统依次展现在大屏上。其中,该集团打造的“数字孪生车间”极具代表性。兰石爱特互联网科技公司创新共享中心研发工程师段晓磊介绍:“在该车间,通过数字建模技术,实现了集团本部、厂区、车间、设备的1比1数字孪生,构建起从实体工厂到数字工厂的精准映射。”

  记者了解到,以激光切割机为例,通过采集生产现场的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自动排版套料,优化切割路径,使得激光切割机切割钢板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与此同时,数字孪生技术还能对设备进行故障预测,避免非计划停机情况的出现,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近年来,该集团充分发挥全省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头雁”作用,不断增强自身辐射能力,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转型,形成协同倍增效应。兰石集团科技质量信息部王卫强告诉记者:“我们先后承接省内外采矿、石化、机械、电子等10多个领域的工业企业智慧园区建设、产线改造、生产管理系统定制、设备管理、能源安全管理等项目建设,服务近百户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业务上‘云’,以数字生态赋能产业链融通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效应,兰石数字化可视化运营中枢和“大脑”——运营分析看板应运而生。通过平台数据的系统集成和精准抓取,成功实现订单、采购、生产、交付、回款等产供销全业务流程精准管控,为经济运行调度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撑,集团数字化运营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有力助推供应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兰石集团的蓬勃发展,无疑是兰州市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一个又一个“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在我市涌现。2024年,全市创建国家和省市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42户;32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有力推动数实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全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4月,我市印发《兰州市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应加快打造区域信创产业集群,推进信创产品及解决方案适配体系,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信创产业链条。力争到2027年,培育2至3家信创龙头企业,将兰州打造成为西北信创产业发展高地。

  作为《兰州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兰州航天联志信创智造中心项目以信创服务器、工作站硬件、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软件产品为核心业务,集产必一·运动(B-sports)品研发、生产制造、解决方案及运维服务于一体,平均年产5万台高性能服务器、PC机和信创终端等产品,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信创产品制造中心。

  走进兰州航天联志信创智造中心,高大明亮的车间几乎一眼望不到头,高端自动化装备整齐排列,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将组装完成的信创产品精准码垛。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套全流程生产线月底建成投产,深度融合了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公司主导产品围绕‘安全+AI’市场,涵盖了通用算力、异构算力和分布式存储等多个方面。目前,已构建服务器与存储、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融合算力和自主创新五条产品线。”

  数智升级,提质增效。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该企业今年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造。航天联志信创智造(兰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运营总监黄洁介绍,公司搭建的航天联志(兰州)协同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产品研发全周期管理,大幅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准度。同时,通过对采购、审批、付款等环节的数字化管控,不仅使流程更加透明规范,还显著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采购成本。

  黄洁坦言,目前,企业正积极洽谈上下游企业来兰投资,意在通过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兰州信创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从而完善从硬件生产到软件应用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区域信创产业生态。

  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做大做优数字产业化规模,做大电子专用材料产业,做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培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算力与大模型、数字内容服务等新兴产业,加速信创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兰州市扎实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攻方向,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通过示范带动实现局部复制、批量推广。

  2024年8月,兰州市22个项目入选甘肃省“智改数转网联”典型案例(第一批)名单,项目涵盖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多个行业,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车间、能源管控平台、设备联网监测等领域。其中,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紫光”)的“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入选数字化转型场景创新应用。

  “目前我们所处的紫光大厦,就是由我们自主研发的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来控制的。”在甘肃紫光公司展厅内,紫光研究院产品经理杨捷轻触手指,就能在充满科技感的屏幕上显示出整座紫光大厦的3D模型。这座模型可查阅大厦的实时数据,包括电梯运行情况、停车场空位数量、各楼层的温度湿度、安全设施现状等,涵盖面之广令人惊叹。

  “我们通过3D数字化技术给楼宇建模,综合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集成能源管控、消防监控、门禁监控、物业管理、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实现对大厦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可视化的有效管控,促进管理向标准化和精细化迈进。”杨捷介绍,综合能源管控平台通过对现有用能单位的能耗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如水、电、气、暖等),实时监测各能耗使用情况,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供节能策略与设备控制,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除了紫光大厦,该系统还运用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等场所,在节省企业运营管理成本的同时,还能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甘肃必一·运动(B-sports)紫光还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低空经济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其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已实现多场景应用。这套系统凭借高精度导航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不仅能够对交通路况进行实时监测,还可应用于森林防火预警、高校安保巡逻等场景,大幅提升监测效率与精准度。历经二十余载的稳步发展,甘肃紫光已形成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从云端数据到数字服务、从硬件智能体到软件智慧中枢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兰州市已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兰州)基础平台、兰州工业互联网平台等5个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兰石云”“化盟网”等4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同时,企业“上云用云”步伐显著加快,上云企业突破1200家,加速实现生产、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升级。

  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数字兰州建设前景广阔,兰州将坚定不移乘“数”而上,向“新”提质,以“智变”引领“质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