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打造运动新生态

必一运动网站:传统业务“稳增长”特粉+非晶+核聚变三大业务“迎风来”-必一运动官网

必一运动网站:传统业务“稳增长”特粉+非晶+核聚变三大业务“迎风来”

2025-07-10

  中国钢研集团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平台,“2+3+4”体系构筑下多谱系业务共振发展。公司作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旗下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平台,其具体业务由自身下设的多个子公司独立进行运营。公司具备从材料到制品、器件以及系统集成开发的完整产品谱系。基于当前子公司产值规模,公司形成了“2+3+4”的结构体系,即2个核心产业(难熔钨钼、稀土永磁)、3个重点产业(非晶/纳米晶、高合金高速钢、超硬材料)、4个孵育产业(特粉、注射成型、焊接材料、可控核聚变)。

  “十四五”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4提质增效股份转让致业绩大幅增长。2021-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2年CAGR达14.26%和20.53%,核心产业(难熔钨钼、稀土永磁)贡献主要收入利润增量。2024年7月公司完成对子公司安泰环境的股份转让,全年最终实现营业收入75.73亿元,同比-7.50%;实现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49.26%。

  2025Q1公司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营运能力持续向好。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7.82亿元,同比-5.76%;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4.95%,业绩在安泰环境置出后仍保持增长态势。报表端公司营运能力持续向好,三项费用占营收比重波动下降,2025Q1指标达6.17%,较去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新兴业务必一·运动(B-sports)端,2025年及“十五五”阶段公司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布局特粉、非晶、可控核聚变三大业务,预计伴随产业高景气度产品将实现快速放量。

  特粉(安泰特粉)——软磁粉末维系稳健增长,注射成型粉末打造新增长极:2025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5.16%/43.97%,有望伴随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措施落地持续扩大,对软磁粉末需求有望实现稳步提升;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全球注射成型市场已步入结构性增长阶段,2023-2030年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或达10.5%。

  安泰特粉成功将软磁粉及一体成型电感粉产品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及AI等新兴应用领域,加快推进万吨级特种粉末产能布局有助于进一步巩固金属软磁粉末领域的单项冠军地位。注射成形粉末方面,安泰特粉在国内首创开发了水气组合雾化制粉工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产品有望伴随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增长及下游客户导入实现快速增长,或打造公司新业绩增长极。

  非晶(安泰非晶)——非晶配电变压器迎来高景气周期,非晶电机应用打开蓝海市场: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提出将加快老旧和高耗能设备设施更新改造,预计2025年全社会在能效节能水平及以上变压器占比较2021年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非晶配电变压器景气度持续;广汽夸克电驱2.0非晶-碳纤维超级电驱已实现小批量装车并即将实现规模化批产,可在电池容量不变的前提下提升30-50km续航里程,我们认为反映非晶电机的量产工艺已经实现突破,未来或有更多车型开始搭载非晶电机。

  安泰非晶是国内非晶材料技术的开创者,率先在国内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非晶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用带材销量突破1万吨并迅速投资新建1万吨非晶带材项目,预计将伴随产业高景气度实现快速放量。

  可控核聚变(安泰中科)——可控核聚变产业商业化发展持续加速:国际方面,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的全部组件已完成建造,标志着可控核聚变工程化进程实质性突破;国内方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2025年1月创下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世界纪录,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等离子体运行,自主研制的磁流体控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我们认为,可控核聚变产业正处于技术持续突破、商业化项目持续落地的高景气度阶段。

  子公司安泰中科作为国际上第一家批量生产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的公司,2008年开始参与ITER项目,多年深耕下公司钨铜偏滤器与包层产品矩阵实现多元拓展,有望充分受益于此进程实现业绩增长。

  传统业务端,各子公司持续深耕,进行业务横向拓展及产业链纵向延伸,继续巩固产品在细分领域的排他性及不可替代性。难熔钨钼(安泰天龙)巩固高端医疗装备领先地位,拓展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新兴市场,推进热沉材料、平面显示靶材等产业化应用;稀土磁材(安泰磁材)深耕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市场,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高合金高速钢(河冶科技)重点推广粉末高速钢、喷射高速钢等高端产品,加速国产化替代。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30/4.22/5.45亿元,EPS为0.31/0.40/0.52元/股,按2025年7月8日收盘价计算的PE为40.38/31.61/24.48倍。选择同样从事非晶业务的云路股份、特粉业务的铂科新材、具备核聚变业务的斯瑞新材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安泰科技多项业务板块有望进入放量节点,给予公司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环境与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环境需求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