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打造运动新生态

必一运动: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新乡篇丨攀高向新挺起工业硬脊梁-必一运动官网

必一运动: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新乡篇丨攀高向新挺起工业硬脊梁

2025-10-16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国的产业版图中,工业门类齐全的新乡市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位置。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趋势,新乡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产业兴市,建设制造强市,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全市现拥有国民经济41个行业大类中的35个,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258家、产业规模近3000亿元,数量及规模均居全省第三。

  如今的新乡市,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发新芽”,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长成林”,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未来产业抢滩占先“快生根”,积蓄发展新动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树”,已深深扎根在牧野大地上。

  传统产业是新乡市制造业的根基,占全市制造业比重约70%。如何让老树发新枝?新乡的选择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在威猛股份公司生产车间,“小萌”焊接机器人正灵活转动机械臂,将焊枪精准地对准焊接点,在火花四溅中完成焊接任务。振动筛属于非标定制化产品,配件形状各异、规格不同,长期制约生产效率提升。“小萌”机器人凭借全场景自动行走、液压定位、恒平举升等功能,精准破解了非标大件焊接的痛点,一经上市便赢得众多企业青睐。2024年,“小萌”系列机器人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是2023年的4倍。

  当然,智能化改造也不只发生在装备制造业。在新飞智家科技产业园智能化车间,机械臂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动化操作,经过预装、发泡、总装、包装等工序,一台台冰箱接连下线。“近半年来,受益于两新政策,公司产销规模提升了20%以上。”新飞智家副总经理杨钦河说,新产线引进了大量智能化设备,10秒就能下线一台冰箱。

  新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29个,完成投资65.7亿元。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4.37亿元省级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项目248个,撬动企业投资232.1亿元。

  绿色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方向。心连心集团连续13年获评国家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银金达新材料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聚酯材料的绿色循环再利用;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菌草生物质纤维项目投产,以菌草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国际领先。

  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新乡市传统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43家企业148台设备通过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居全省第一;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7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2家。

  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只有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乡市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和壮大了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是新乡市的优势产业。华兰基因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全省空白;华兰生物、驼人集团等企业在各自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目前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各类企业研发机构3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3家,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家。

  位于长垣市的驼人集团,牵头建设了省首批10个产业研究院之一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我们围绕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生物医用材料设计、精密加工技术等研发方向部署,突破了8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就地转化。”该产业研究院主要负责人介绍,这些成果包括血液透析机、超声切割止血刀、网络泵、神经刺激针、电动痔疮套扎吻合器、抗感染抗凝血中心静脉导管、亲水超滑导尿管、壳聚糖敷料。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省高校牵头建设的第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由阿兹夫定发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常俊标担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聚焦创新药物研发,已组建核心团队9支,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新乡市依托平原实验室,一体建设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其中新建的5万平方米平原实验室即将交付使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布局。黑色的屏幕上,立体的青铜器、大钻石、玉摆件影像,在人们眼前一一展示,原本远在天边的文物变得仿佛触手可及。这就是河南百合特种光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光电高科技产品空中悬浮三维成像设备。据了解,该设备已经在新乡市博物馆投入使用。利用目前新型的裸眼3D悬浮成像技术,能让文物以“3D分身”的形式闪亮登场,极大地增加了观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百合光电在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型显示等领域进行研发和攻关,打破光源产品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加快实现光电信息产品国产化。其掌握的高精度的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实现了微米级别光刻光源系统的国产化量产,产品品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新乡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新乡市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新乡市建设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企业培育方面,新乡坚持抓大育小、梯度推进,促进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融通发展。累计培育百亿级企业4家;培育省制造业头雁企业11家,居全省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0家,均居全省第二。

  创新平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新乡市建成省级产业研究院7家,数量居全省第三;培育15家市级产业研究院,初步形成产业研究院梯次培育格局;建成省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省工业设计中心43家,均居全省第二。

  数字化转型为新兴产业注入新动能。新乡市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精品千兆城市”;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上云企业突破1.2万家;争创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9家,居全省第二;累计建成省智能制造车间(工厂)144家,居全省第三。

  2025年,新乡市新增省必一运动官网级“数字领航”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5家、服务型制造创新企业(平台)10家,数量均居全省前三。卫华集团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5G工厂名录、驼人集团入选2025年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参与成立全国首支地市级氢能专项基金;建设全省首个氢能专业园区、首座持证运营的“油氢电综合加能站”;组建全省首家氢能与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新乡氢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基础上,新乡市前瞻布局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2大未来产业,构建“542”先进制造业体系。

  平原示范区、高新区、长垣市成功入选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数量居全省第一。新乡市出台《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方案》,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坚持优化现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技术的原则。

  基因工程产业以华兰基因等企业为龙头,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突破。氢能与储能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新能源发展方向,打造全产业链条。

  数台机械臂借助自动纠偏和真空吸附功能,将每一个物料都精准放置在指定位置,冲压、焊接、涂层、装配、密封8月20日,在新乡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省首条全自动数智化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电堆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

  早在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氢能发展路线后,新乡高新区就将氢能作为重点产业,采取产学研合作招商、园区推介邀商、入驻企业上下游引商等形式建链招商。目前,高新区已先后引入10余家氢能头部企业,形成了“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氢燃料发动机整车”氢能产业生态集群。

  为构建最具优势的氢能产业聚合地,新乡高新区积极推动高校与氢能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引进了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团队、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兴军教授团队等人才团队;组建了15家氢能科创平台,构建了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技术创新生态圈。

  乘势而上,新乡市的氢能发展势头依旧强劲。未来,新乡市将如何“氢”心壮大氢能产业?新乡市政府印发的《新乡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年2035年)》中明确,新乡市要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基地。中期(2026年2030年),要打造冷链物流车、叉车、山区矿车等多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集群,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到5000辆,对外生产销售规模达到1万辆。

  与此同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也在不断加码。据了解,为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新乡市构建创新体系、引育高端人才、加速产业孵化、汇聚金融资本、开展对外合作,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省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创新人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新乡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积极构建“高校即实验室、城市即孵化器、企业即创新场”的创新发展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组织全市1432名党员干部累计走访企业6040家,实现“四上”企业全覆盖。

  金融服务为未来产业提供资金支持。新乡市收集设备更新项目390个,总投资533亿元;100家企业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前四批专项再贷款备选项目清单,其中18家企业与银行进行签约,获得银行授信28.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8亿元。10个重点技改项目获得2024年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12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未来产业成长的沃土。新乡市持续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6000余个,动态解决率超过98.8%,2021年至2023年连续3年获评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

  政策红利护航、创新主体集聚,越来越多“从0到1”的未来产业萌发破土、转化落地,一批新增长点、新增长极加快孕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不断显现。

  新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湘介绍,“十五五”时期,新乡市将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核心任务,着力打造“4+4+4”现代化制造业体系,构建“工”字形产业带和长封产业走廊,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打造2到3个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从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到新兴产业“新苗成必一运动官网茂林”,再到未来产业“播种赢明天”,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挺起一个活力充沛、动能澎湃的新乡。(河南日报记者 赵振杰 王永乐)